齐一民《寅虎卯兔集》上部(8)一场没把冼星海音乐用足的舞剧《冼星海》

一场没把冼星海音乐用足的舞剧《冼星海》

2022年7月28日,星期四晚,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寅虎卯兔集》,齐一民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第1版。

这么多年看剧似乎头一回落座第一排,于是眼巴巴地等待就近欣赏舞剧的盛宴,不过最终有些失望。失望之一是特色音乐没有用足。我本来期待的是一场包括《黄河》及以冼星海音乐为背景的舞剧,那想起来都会让人激动,可编导显然忽视了我这种期盼,整台节目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段落有《黄河》的旋律,就在“延安”那一场,而其他部分冼星海曲调几乎全无。难道是我没听出来吗?可能,但显然音乐创作人没有太动那方面心思。几乎整台舞剧都和冼星海笔下那些令人内心澎湃的音符没有紧密联系,全是大段落极其通用、现代感极强的亢奋乐章,它们和本来就没有太多肢体语言,也是很大路的现代舞搭配,于是空洞对空洞、大路对大路,以致边看我埋怨配曲人:您能不能再上点心,再认真点把活儿做细?哪怕在乐曲中将冼星海特征的音乐元素打碎后掺和进去,也能从头到尾体现冼星海特色呀!

对当代舞我真有些厌倦了!自从上次看舞剧《曹雪芹》后我就一直拒绝看现代舞,尤其是用现代舞讲述故事的戏。

现代舞和其他有动作的艺术相比,比如京剧或芭蕾舞,其弱点是艺术表现手法太单一,而且还很粗糙,似乎每个舞者(尤其是男舞者)开演后就会做那么几个特别基本的动作。啥动作?比如手左比画一下、右比画一下,跟打螳螂拳似的。然后呢?没啦!就好比写毛笔大字,别的不会,只会一撇和一捺,比画一两下子还行,那可是整场呀!看得你不枯燥都不行。

望着舞台上“冼星海”做的那些无比辛苦的动作,我不自觉想起在海洋馆看到的那些水母,它们的舞姿是多么美呀,简直美轮美奂目不暇接,而且移动得如闪电般迅捷。于是我想到,和其他物种相比,人类的肢体语言和原本就是低能的,除了极少数杨丽萍那样的舞神之外,即使是职业舞蹈演员,一般人也就一撇一捺打螳螂拳的水平。

这么说未免太不厚道,也对不起舞蹈演员一晚上的辛苦,不过我只是实话实说;再说,说在舞蹈和肢体语言上我们比很多动物逊色,这不算丢人吧。

说到冼星海,说到《黄河大合唱》,那是我敬佩单子上置顶的,我甚至笃信中国是凭《黄河大合唱》伟大乐曲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我还曾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冼星海雕像合影,他曾在那里避难。

可惜呀,冼星海最后凄苦地病逝在莫斯科,而且还是在1945年10月,那时候反法西斯战争都胜利了,可你却去了,带着你赤诚鲜红的心和你百年难得一遇的天分。

向冼星海致敬,也向从宁波来的年轻舞者们道声辛苦。

(未完待续)